亚盘和欧赔的掩护关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亚盘和欧赔的掩护关系 > 新闻动态 > 养心奇文《安心诗》全文译解

养心奇文《安心诗》全文译解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8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林鉴堂,清代养生学的代表人物之一,其思想融合了儒、道、佛三家的修心理念,主张“治心”为养生的根本。《安心诗》是林鉴堂创作的一组以“安心”为主题的养生诗作,旨在通过修心养性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这组诗共六首,核心思想是“治心”为养生的根本,强调通过消除杂念、净化心灵来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安宁。《安心诗》不仅体现了传统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思想,还融合了儒、道、佛三家的修心理念,对后世养生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其核心观点“疗身不若疗心”与现代心理学中的“心身医学”理念不谋而合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图片

其一

我有灵丹一小锭,能医四海群迷病。

些儿吞下体安然,管取延年兼接命。

【译文】我有一小锭灵丹,能够医治天下人的迷茫与疾病。只要稍微服用一点,身体就会安然无恙,还能延年益寿,延续生命。

【解读】这首诗以“灵丹”比喻修心养性的方法,强调通过“安心”来治愈身心疾病,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林鉴堂认为,真正的“灵丹”并非外在药物,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清净。通过修心,消除杂念与烦恼,便能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安宁,进而延年益寿。这种思想体现了“治心”为养生根本的理念。

其二

安心心法有谁知,却把无形妙药医。

医得此心能不病,翻身跳入太虚时。

【译文】谁能真正懂得安心的心法呢?它就像无形的灵药,能够治愈心灵。当这颗心被治愈而不再生病时,人便能超脱尘世,进入无边的太虚之境。

【解读】这首诗强调了“安心”的重要性,将安心的心法比作无形的灵药,能够治愈心灵的疾病。林鉴堂认为,真正的健康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清净,当心灵摆脱杂念与烦恼时,人便能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,与天地合一。这种思想体现了“治心”为养生根本的理念,与现代心理学中的“心身健康”观念相契合。

其三

念杂由来业障多,憧憧扰扰竟如何。

驱魔自有玄微诀,引入尧夫安乐窝。

【译文】杂念丛生,源于业障深重,纷纷扰扰的心绪该如何平息?驱散心魔自有玄妙的诀窍,那就是将心灵引入像尧夫(邵雍)那样的安乐境界。

【解读】这首诗指出,杂念是导致心灵不安的根源,而消除杂念的关键在于修心养性。林鉴堂认为,通过玄妙的修心方法,可以将心灵引入一种安宁、快乐的境界,如同宋代哲学家邵雍(尧夫)所追求的“安乐窝”。这种思想强调了通过内心的净化与调适,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幸福,体现了“治心”为养生根本的理念。

其四

人有二心方显念,念无二心始为人。

人心无二浑无念,念绝悠然见太清。

【译文】人有了二心(杂念)才会显现出烦恼,只有当杂念消失,回归一心,才能成为真正的人。人心若没有二心,杂念也就自然消失,杂念断绝后,便能悠然见到太清(纯净无染的境界)。

【解读】这首诗强调了“一心”与“二心”的区别,认为杂念(二心)是烦恼的根源,而消除杂念、回归一心,才能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安宁。林鉴堂指出,当人心无杂念时,便能进入“太清”的境界,即一种超然物外、清净无染的状态。这种思想体现了修心养性的重要性,认为只有通过净化心灵,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与幸福。

其五

这也了时那也了,纷纷攘攘皆分晓。

云开万里见清光,明月一轮圆皎皎。

【译文】当这一切都明了时,那些纷繁复杂的事物也都清晰了。乌云散去,万里晴空显现出清澈的光芒,一轮明月圆满皎洁,照亮一切。

【解读】这首诗描绘了心灵解脱后的境界。林鉴堂认为,当人通过修心养性,消除了杂念与烦恼,便能看清世间万物的本质,达到心灵的清明与安宁。诗中以“云开万里”和“明月皎皎”比喻心灵的纯净与圆满,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智慧。这种思想强调了通过修心实现超然物外的境界,体现了“治心”为养生根本的理念。

其六

四海遨游养浩然,心连碧水水连天。

津头自有渔郎问,洞里桃花日日鲜。

【译文】在四海之间遨游,涵养浩然之气,心灵与碧水相连,水与天相接。在渡口自有渔夫相问,洞中的桃花日日鲜艳,永不凋零。

【解读】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、心灵自由的境界。林鉴堂通过“四海遨游”和“心连碧水”表达了心灵的广阔与自然的和谐,而“浩然之气”则象征着内心的正气与力量。后两句以“渔郎”和“洞里桃花”为意象,暗示了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永恒的美好与宁静。这种思想体现了修心养性的重要性,认为通过内心的修养,可以达到与自然合一、超脱世俗的境界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